超越專欄

Off

社創服務達人林立青:路見不平拔筆相助

天生有著敢衝敢做的 DNA 林立青 ── 暢銷書籍《做工的人》的作者,這本書紀錄了他在工地打滾多年的所見所聞。從小就不喜歡讀書的林立青,對考試與傳統教育體制不以為然,唯一的興趣就是看漫畫和武俠小說,原本的夢想甚至是開一間漫畫店,卻因為家裡的觀念,認為「讀好書,未來才能找到好工作」,便誤打誤撞的選到了土木系。「讀了那麼多年的土木,不去做一下監工很可惜。」於是畢業後,林立青順理成章的到工地擔任監工。 工地的生活,有大家的所想像的吵、髒、累、煩、悶、臭,但也有林立青認為「好玩」的地方。上下班不用打卡、衣服隨便穿、飲料零食隨便拿,正好符合他討厭被約束的個性,「我如果整天坐在辦公室應該會瘋掉,...
MORE
Off

漁產鮮物達人劉天和:從產地到餐桌守護消費者健康

兒時家境貧困,為賺錢一路向北當學徒 天和鮮物董事長劉天和,在 48 歲以前一直過著日以繼夜忙於工作、早出晚歸的日子,這麼拼命的生活,多半源自於他出生自貧窮家庭,家中有七個孩子。排行第二的他自記憶以來,家裡窮得連白飯都很少有機會吃到,碗裡永遠是稀飯和地瓜,而 1963 那年,葛樂禮颱風無情沖走家產,更使他們家計陷入困難。 劉天和一直都很有自我想法,從事養牛的父親,原本希望他留在家中學著做農事,但從小過著貧窮日子的他,暗自在心底打算著要賺大錢,替家裡分擔家計,於是小學畢業後,便義無反顧偷偷搭上火車離開台中前往台北,甚至阿公追到火車站要阻止,他都還偷偷躲起來不被阿公找到,...
MORE
Off

竹筍達人呂瑞哲:變中求穩、穩中求變的人生哲學

將習得的技能放在身上,轉換跑道也不怕 呂瑞哲國小畢業後,便到西裝店當學徒,那時候的他並沒有想太多,純粹想學個一技之長,看看能不能出師、自己開店,而這一做就做了好長的時間,因為在過去,學徒都要做 3 年 4 個月才能出師,「出師之後,薪水才會成長,不然就只會被當成是打工的,遛狗、打掃、洗碗都要你做。」不過,好不容易熬到出師的呂瑞哲,並沒有如他當初所想的開一間西裝店。 那個時候,呂瑞哲 27 歲,剛結婚沒多久,卻正逢台灣成衣產業衰退,過去曾經的繁榮,轉瞬成為夕陽產業,取而代之的是工業興起,「那時候工業發展得很好,工人也很多,而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會有吃飯的需求。」在多方考量之下,「...
MORE
Off

表演藝術達人陳佳穗:用單純的喜歡,跨越每一個演員的挑戰

每一個在台上發光發熱的演員,台下所累積的努力與付出,是無法被量化的。畢業於紐約劇場表演學校 Herbert Berghof Studio 的陳佳穗,旅美期間以短片《 Happy Anniversary 》榮獲許多獎項,她紮實又細膩的表演方式,很難聯想到大學就讀的竟然是音樂系,雖然並非本科系出身,但卻透過自身的努力,用熱情跨出所有預設的界線,盡情地投入在喜歡的表演藝術領域。 懵懂的年少時代,意外揭開人生序曲 「我小時候就跟現在的小孩一樣。」陳佳穗說,自己從小就喜歡坐在電視機前,追著一部又一部的港劇,很單純的著迷於電視中的影像,但對於演員行業並沒有太多想法,「畢竟以前也沒有資訊可以參考,...
MORE
Off

仙草農創達人陳濬程 : 從失敗中找到答案

從夏日中清爽解熱的仙草凍,到寒冬裡暖心的燒仙草,仙草在台灣傳統飲料中已經存在多年,但你知道嗎?我們所喝的市售仙草,為了平價推廣,工廠在製作過程中會加入「鹼粉(碳酸鈉)」,除了讓消費者誤把「鹼味」當成仙草味,也容易造成黏膜比較敏感的人相對有不適感。陳濬程從金融產業轉入仙草加工產業,他所創立的品牌【人山艸】,致力於生產不添加鹼粉的天然仙草,期望能透過友善加工,將仙草的一份純然風味推廣出去。 跳脫環境給你的節奏,學會找到自己的步調 不同於市場主流的製作方式,陳濬程選用成本較高、產量較少的方式製作仙草,除了商業上產品特色的考量之外,這也是他跳脫環境限制的一種實踐方式。 小時候的陳濬程,...
MORE
Off

金工達人溫清隆:用溫柔敲打出閃耀光輝

學徒時期的漫漫長路,磨出耐心也磨出興趣 熟練的將銀條焊接、銼修,溫清隆在金工領域已經耕耘 30 幾年,然而,當初接觸金工的原因卻是個意外。小時候的溫清隆,早早就發現自己並不喜歡讀書,「當時上學一個禮拜,我就遲到 4 天。」他想,既然志不在讀書,那就去學習一技之長在身。於是,溫清隆讀完國一便決定休學,並在爸媽的建議之下,和在珠寶店工作的舅舅學習金工技術,年僅 13 歲就踏入金工的世界。 「我甚至都還記得第一天工作是幾月幾號。」成為學徒的時光恍如昨日。溫清隆分享,金工這項技術走的是「傳統師徒制」,必須要做滿三年四個月才能出師,「那時候光是基礎中的基礎,都要學至少一個月。」...
MORE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