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專欄

Off

Class.7 超級阿嬤教養術

    即便是攝氏33度的高溫,也無法阻擋超越之友們南下的欣喜之情,這一次超越志工團跨越濁水溪,遠赴台南府城進行一場知性之旅,除了拜訪有SUPER阿嬤之稱的李金娥女士,並順道參觀了國內外皆享有盛名的奇美博物館,品嚐台南知名小吃美食,讓志工們著實進行了一趟身心靈都十分充實的超越之旅。      李金娥女士是台南市五柳枝生活文化協會的創辦人,協會主要以傳承先民智慧來推廣正確的生活觀念為宗旨,她把教育三代的家事基本功,以講故事、寓教於樂的方式義務推廣到各個社區、學校,有出版社將她半世紀的教育經驗出版成書,希望她的理念能影響更多父母,培養孩子正確的生活習慣、優雅的品德。   ...
MORE
Off

No.4 印刷達人-陳昭雄

看不出年紀,臉上總掛著親切地微笑,是印刷達人陳昭雄給孩子們的第一印象,在印刷業界擁有超過六十年資歷的陳昭雄,是業界最資深的前輩,他在印刷業界的地位不但崇高,也十分受人景仰,他一手創立的紅藍彩藝,更是業界技術領先,設備最先進的公司。陳昭雄為人十分低調,很少人知道他的出身背景,這次超越基金會邀請他來擔任印刷達人的講師,才得以一窺他成功的祕辛。 總是笑臉迎人的陳昭雄其實也是單親家庭成長的小孩,雖然小時候在大陸廈門的家境十分富裕,但是無情的戰爭讓他失去了一切,年幼的他經歷了戰火的摧殘、母親病逝、父親重病、中斷學業…的種種打擊,身為長子的他不但沒被這些挫折打倒,反而樂觀看待這些命運的試鍊,...
MORE
Off

Lesson.8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超越講堂第八課,讀的雖是看來艱澀的哲學思辯書「正義」(2011,雅言文化),但與談人台大法律系顏厥安老師不但幫大家整理了書裡提到的眾家觀點,更在討論中,以許多發生在台灣的事例,印證書裡提出的種種正義觀點。在討論中,大家發現正義雖是眾人期待的價值,人人都希望看到正義實現,但在現實裡實踐正義卻常常陷入兩難、複雜的判斷。蘇貞昌認為,正義或許難以判斷,但民主的可貴,卻也在透過不斷的公眾討論、對話,凝聚出共識。參與此次講堂的朋友也都認為閱讀這本書的確獲益很多,有人並稱作者給自己的腦補充不少養分。        
MORE
Off

Film.5 請問蕃名

    超越影院的第一部片-「很久」說的是與原住民音樂劇登上兩廳院的故事,緊接著放映的作品-「請問蕃名」,由原住民導演馬躍‧比吼所執導。影片從名字上著手,描述原住民在日據時代時被強制改姓、1964年被國民政府通令全面改用漢姓漢名,一直到經過「還我姓氏」的正名運動後,原住民得以回復使用傳統姓名的故事。   活動當天,邀請到曾參與此片拍攝的馬耀‧谷木牧師與龍男一起出席映後座談。身為阿美族、漢名叫做「林清賜」的馬耀牧師,個性相當開朗,說話也很幽默風趣。他說,「馬耀」是一出生時家族所給予的名字,承襲著大伯的名字,不論在家裡或是部落中,大家都以馬耀這個名字來稱呼,因此對漢名一直感到相當陌生。...
MORE
Off

Class.6 北美館展覽參觀

    在五一勞動節的今天,超越之友成長班把教室搬到台北市立美術館,進行一趟藝術饗宴,帶領志工們參觀「行過江南—陳澄波藝術探索歷程」,以及「臺灣當代.玩古喻今」展覽。   陳澄波出身於嘉義,即使他曾在日本留學、旅居上海,但他的創作始終以台灣這塊土地的風土人情為主,曾以畫作「嘉義街外」入選日本帝展,是第一位台灣畫家獲得這項殊榮,這對當時處於日本殖民時期的台灣而言,簡直是揚眉吐氣的大事,他熱心推展台灣美術運動,是台灣近代美術發展先驅。   行過江南的展覽,聚焦在陳澄波旅居上海時期的作品為主要展出重點,將他這時期的畫作依風格內容分為六大主題展出,多方面的勾勒出陳澄波對當時戰爭局勢的都市印象,...
MORE
Off

Film.4 很久

    超越影院在開幕試映會時放映《很久》紀錄片,反應相當熱烈。而在4/22的加映場,我們邀請到當時拍攝電影的吳米森導演,和龍男導演參與映後座談。吳米森導演和我們分享當時拍攝《很久沒有敬我了你》音樂劇當中電影畫面的甘苦談。活動當天有超過70位朋友,包括前宜蘭縣文化局長鄭文堂、資深樂評人翁嘉銘老師、原住民歌手陳世川、知名插畫家牛奶人...等好朋友出席,同時吳米森導演也帶領他的學生一同共襄盛舉。   吳米森導演在映後座談中提及,在音樂劇開始之初,因為沒有總導演的位置,因此大家的分工就是各自安排,而負責影像的吳米森導演,最早開始前往部落拍攝音樂劇情的影片,甚至是所有年祭、故事的畫面,...
MORE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