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專欄
Lesson.11 逃+我們
他者之眼,殘酷之島
超越講堂第十一課,閱讀的是「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2012,時報),「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2008,印刻),分別邀請到「四方報」張正總編輯,以及長期的社運工作者、前「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理事長的顧玉玲老師來共同討論。
「逃」書中26篇文章的作者,都是因為雇主欺凌或是工作環境險惡,因而逃跑的越南籍勞工所投稿,張正質疑台灣用最精銳的警察部隊,手持先進衝鋒槍,目的僅是逮捕逃逸的外勞,逃逸的外勞到底有多大的犯罪惡行,需要被如此龐大的陣仗對待?張總編輯還提醒大家,這些外勞原來都是接受到台灣的工作邀請而來到這裡,為何現在卻變成這樣?...
MORE Film.14 黑晝記 Hard Good Life 2
陪伴至親對抗病魔、看著他們走向生命盡頭,你有多少勇氣面對?《黑晝記》,講述的正是身為女兒的導演許慧如,以攝影機伴隨罹患癌症的父親歷經醫療過程,直到生命的結束。片中父女一同面對疾病與死亡的深情刻劃,讓超越影院的觀眾在影片開始就落下眼淚,感動之餘,影片轉折處更寫入了導演自身意外的病痛,增添本片對疾病、醫療、死亡與生命的各方思索,豐富的層次內涵,在映後座談時激發了導演與觀眾的熱烈討論。
導演許慧如既《雜菜記》之後再度拿起攝影機記錄摯愛的父親抗癌過程,同時卻也正一點一滴的與之道別。許慧如淡淡地說,在《黑晝記》裡,一向寡言的父親在鏡頭前突然多話起來,似乎有意交代自己的心意,...
MORE Class.13 食品安全講座
古語有云:「民以食為先」,“吃”一向是咱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事,但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逐漸為人所重視,從塑化劑到瘦肉精…等食品添加物搞得人心惶惶,好像吃什麼都有致病因子,吃什麼都不安全,所以現在大家更認同「食以安為先」,希望每天吃的東西都能建構在安全的基礎上,才能吃得安心、健康。因此本次超越生活邀請主婦聯盟的環保講師─陳修玲老師,教大家重新檢視生活週遭的毒物,並教大家減毒的撇步。
陳老師本身是美國奧瑞崗州立大學專攻毒理學的毒物專家,不但具備專業的毒物知識,也在長期從事婦盟的工作中,累積了許多對台灣本土的「防毒、減毒」經驗,她教大家買東西要先看成份說明,...
MORE Happy.4 [親子DIY]幸福餅乾-父親節慶祝活動
為了感念父親們長久以來的辛勞,也為了響應兒福聯盟的「幸福餅乾」義賣活動,超越基金會邀請基金會的好朋友們,一起團購兒福聯盟的「小麥練習曲之幸福餅乾」材料包,在父親節前夕舉辦【親子DIY─父親節慶祝活動】,用愛心和實際行動向親愛的爸爸們致敬。
活動當天,基金會大家長蘇貞昌先生也在百忙之中,特別抽空來跟小孫女一起做餅乾,而所有參加的成員們也紛紛挽起袖子、穿起圍裙,一家大小各司其職,媽媽攪拌奶油、小孩加麵粉、爸爸在一旁用相機記錄這些點點滴滴,充份享受親子互動的樂趣,更重要的是,在家長引領孩子們學習的過程中,藉由共同體驗的方式,也能有更深刻的回憶。當麵團經過整形後,...
MORE Film.13 是我嗎/媽 My Mom's Daughter
影像,既記錄真實,同時更不斷創造對話的可能。超越影院的「親情關懷-回家練習曲」主題,首先登場的作品《是我嗎?/媽》,是由導演陳婉真拍攝自己媽媽四年,真實記錄母女倆人溝通的畫面。陳婉真導演本人出席映後座談與觀眾對話,透過鏡頭,陳婉真帶領大家看見自己與母親之間的差異與衝突,卻也同時看見了彼此的相同與深厚的親情。
《是我嗎?/媽》一片,曾獲2007年台灣國際女性影展觀眾票選最佳台灣獎,片中的林麗花,不僅學國畫、書法,也用DV拍片,甚至運用電腦進行剪輯,是個對新事物接受度相當高的人,同時她更是超越基金會所舉辦的超越生活課程當中的固定學員之一;片中的陳媽媽,則會不斷叮嚀孩子認真讀書,...
MORE Off
【超越團GO】基那吉山的水蜜桃之味
「男人一定要體驗當兵!」因為父親的一席話,資工系畢業、在美國矽谷擔任產品經理的Joseph(賴鼎鈞)決定回台服役,28歲的他成為部隊裡最老的新兵。基於回饋鄉里的想法,Joseph選擇到偏遠的新竹縣尖石鄉小學服替代役,當地居民泰雅族人的主要經濟來源是每年一季的水蜜桃生產,然而,Joseph很快就發現:族人辛苦整年栽種的水蜜桃,卻常因為輕微的碰傷而無法有好價錢,甚至無法販售,大大影響居民的收入!為了克服這個問題,熱心的Joseph根據他的創業經驗與科技專才,協助居民們將不耐保存的「水蜜桃」,轉換為一罐罐口感綿密紮實的「水蜜桃果粒醬」,如此不但使賣相稍差的水蜜桃也再度成為可販賣的商品,...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