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專欄

Off

在地飲食推廣達人葉品妤:「每日三餐的真食選擇,就是愛自己與愛地球最好的方法。」

「每日三餐的真食選擇,就是愛自己與愛地球最好的方法。」-在地飲食推廣達人葉品妤 從攝影師到開設綠色餐廳,讓客人吃到好糧好食 好糧食堂負責人葉品妤,最早是在自然生態攝影學會工作,熱愛攝影的她,有了這十多年在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非政府組織)工作的經驗,工作內容時常與生態及環境有關,在長期的耳濡目染之下,她也漸漸開始關注到環境。 多年前,儘管十分熱愛自己的工作,然而都市生活的窒息感讓她決定離開台北,最後與夥伴一起到宜蘭南澳,從學習耕作等農事開始,到後來創立一間以「使用在地食材」為目標的餐廳,除了有自己栽種的稻米之外,也推廣當地小農的產品,...
MORE
Off

綠色飲食達人邱馨慧:「與食物交朋友,重新回到土地的懷抱。」

「與食物交朋友,重新回到土地的懷抱。」-綠色飲食達人邱馨慧 創立綠色飲食倡議型餐廳,支持在地小農 呷米共食餐廳,就座落於二二八公園旁,台北市衡陽路上的車水馬龍更襯托出餐廳的一絲清新氣息。沿著店面的紅磚牆,擺放著一籃一籃由台灣各地種植的各式新鮮食材,有木瓜、番薯、胡蘿蔔等。 「呷米共食」是一間綠色餐廳,致力推廣在地食材,因此食材都是來自於台灣各地的小農,並且是當季盛產的,所以餐廳沒有固定菜單,會隨著季節與食材的產量做調整,採用「種什麼,用什麼」的方式。 創辦人邱馨慧說,有時候客人會疑惑為什麼這道菜有時有、有時沒有,但她希望能藉由這種方式支持在地小農的食材。...
MORE
Off

有機茶葉達人莊惠宜:「有機農法不是做法,而是對待大地的態度。」

「有機農法不是做法,而是對待大地的態度。」-有機茶葉達人莊惠宜 屹立百年的老茶廠,栽種有機茶葉展開面貌 位於南投縣魚池鄉的日月老茶廠,為台灣農林公司旗下的一座茶廠,從日治時代便屹立至今,百年來,這座老茶園見證了魚池鄉紅茶文化的興衰,早年員工高達兩、三百人的盛況,隨著紅茶產業逐漸式微,2000年初期員工僅剩下五個人。經過歲月的沉澱與對生命信念的堅持,力求轉型後的日月老茶廠,開始推行有機農法,成為台灣第一間通過有機認證的阿薩姆茶園,近年更致力推廣「有台灣血統」的紅玉紅茶(又稱台茶18號)。而一步一步帶領茶廠建立有機制度的人,正是前農林公司的董座夫人──莊惠宜。
MORE
Off

手工冷壓油達人Wendy:「從微小之處做起,一點一滴成就大事。」

「當個為自己幸福出征的騎士,努力活出生命的價值。」-手工冷壓油達人Wendy 細粒籽,從一顆顆小種子到一滴滴油的故事 「細粒籽」油工房的命名來源,就是「小小顆」,油品的起源也是由小小顆的種子榨壓而來,細粒籽創辦人之一Wendy說,他們期許品牌就像「細粒籽」一般,充滿韌性與生命力,並且從微小之處做起。 走進細粒籽油工房,店面隔出一小塊空間作為製油的工作場所,透明的玻璃正好讓榨油過程一覽無遺,採用公開化的方式,並且取自第一道冷壓油,不經化學精製,更不含任何添加物,原物料也是向各地的小農購買的。 瓶瓶罐罐的油品整齊地一字排開於展示架上,除了健康的油品之外,看來簡約舒適的包裝,...
MORE
Off

小農推廣達人吳音寧:「沒有困難的事,只有等著被解決的事。」

「沒有困難的事,只有等著被解決的事。」-小農推廣達人吳音寧 彰化縣溪州鄉一帶,將近百年前就倚賴濁水溪分支「莿仔埤圳」的灌溉,在莿仔埤圳的滋養下,孕育了溪州的田野,使得彰化成為台灣重要的糧倉之一,而「溪州尚水農產平台」的成立,使溪州農業走上新的一頁,這項計畫的推手,正是溪州鄉公所主任秘書──吳音寧。 從乖乖牌到勇於走上街頭維護正義 在溪州田野間成長的吳音寧,是詩人吳晟的大女兒。吳音寧小時候是個乖巧的女孩,高中立志成為一位律師,於是大學選擇就讀法律系,她說:「到台北唸大學的時候,我什麼都想嘗試。讀了法律系,才發現這不是我想要的,法律其實就是人制定出來的文字。」兒時的循規蹈矩,...
MORE
Off

真食手作達人廖千慧:「人生是一場永無止盡的學習。」

「人生是一場永無止盡的學習。」-真食手作達人廖千慧 真食就是「真實」,果醬原料堅持使用真正的食物 2014年秋天,日本自2009年起舉辦的南青山農夫市集出現一攤來自台灣的手工果醬品牌──真食手作。「真食手作」的果醬強調的即是真正的食物,而原料來自於有機小農的食材,負責人廖千慧說:「『真食』,其實就是『真實』。」 由手工果醬起家,2014年12月,真食手作在淡水開設了一間店面,販賣各式的由嚴選有機食材烹調的餐點。走進餐廳,打開菜單,或許會為餐點的價格感到驚訝,由於真食手作都是使用友善耕種的有機食材,價格卻並不昂貴。廖千慧認為,推廣以真正的食物製作而成的手工醬料、...
MORE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