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農教育達人宋秉明:「一碗飯救兩隻青蛙。」
「你只要吃一碗飯,這碗飯是友善農業,就有兩隻青蛙可以活下來,水就會乾淨,乾淨的水最後到海裡,不會污染海洋,也不會影響漁獲,整個大地就是一個循環。」-食農教育達人宋秉明
打造食農教育餐廳為食安注入一股清流
花蓮東華大學的校園裡面有一間特別的餐廳,餐廳的餐點都是採用在地、當季、有機的食材,在這食安問題一波波浮現的低靡社會中,這家餐廳不僅帶給同學們健康無毒的餐點,更帶同學們從「食」探索有機農田到健康餐桌其中牽涉到的環境教育,而這作為食農教育學習平台的實驗餐廳,幕後的推手是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的宋秉明教授。
在山林中成長,孕育出對自然保育的熱情
從小在鄉下生活的宋秉明,父親從事警察工作上經常需要支援輪調,在他6個月大時就舉家搬來到花蓮居住生活了十年,後來又調派到竹東的峨眉鄉,住在一個非常純樸的客家村落裡,回想當時的純樸,凡是只要有車經過,他的同學們總會發出驚呼聲,「車」對於當時當地的孩子來說是那樣的少見,看到同學們的驚呼宋秉明更是感到相當的訝異,因為當時小學三年級的他已經體驗過國內航線,至少坐過飛機了。在這純樸的環境中長大的宋秉明,每天下課後的娛樂活動就是跟同學們到山裡遊戲,也因為這樣他產生對「山」的情感、對自然保育的熱情。
高二時找到人生方向,不斷充實森林系的學知識
高二時,宋秉明經由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的書籍開始對森林科系產生憧憬,更訂定當大學教授作為人生志向,有了這樣明確的目標,讓他在築夢的過程中不會迷失方向。
大學聯考時他只填了十個志願而且都是森林系,也順利考取到文化大學森林學系,在大學期間,他運用各種學習機會吸收森林保育、資源管理的基本知識,為了「大學教授」這個志向,大學畢業後他一路晉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並且出國念書專攻國家公園管理,讀書期間更是遍勘洛磯山脈的國家公園群,獲得很多重要的經驗。
圓教授夢仍不斷超越,決定以「吃」推廣環境保育
學成回國後,達成他的夢想成為一名大學教授,更願意與大家分享自己所學,像是加入生態旅遊發展小組,進行生態旅遊示範地(綠島)之規劃,與從事國際推廣等,希望為環境保育盡一份心力。大學教授每七年會有一整年的休假,就在2008年一次出國休假中,因緣際會讀到一本書《一座小行星的新飲食方式》中描述的糧食危機與土地汙染,越看越有趣味,更是引領他進入有機農業,身為環境學者的宋秉明,本身就喜歡研究有機農業與環境保護相關理論,但看過這本書後決定親身實踐有機生活。
他開始學習種田,並與花蓮當地有機農夫接觸,也因此改變了他一貫的教學方法,決定從學術轉入實務,決定「以吃為策略」推廣環境保育。休假返台後,宋秉明就開始下田耕作,自己務農才知道,有機農業的困頓在銷售端,於是他與太太架起了網路店開始賣菜,實際進入市場才發現,外食人口太龐大,許多家庭都不開伙,於是動了開餐廳的念頭。
成功開設綠色餐廳,創新推廣環境保育
然而在校園開餐廳的想法,多年來並沒有得到校方認可,終於在校長吳茂昆上任後,順利開張。宋秉明更把餐廳定位成食農教育平台,並開設校園綠色廚房課程,目前已經有超過六百位學生選修這門通識課,課程將學生與在地農夫合作的有機食材帶入校園餐桌,一方面給學生們親自下田學習做農的機會,另一方面,還要結合各系所專長協助當地有機農場,把產品推廣出來。
在這綠色餐廳餐桌上的餐點,不單單只是提供熱量,透過吃可以讓身體更健康,讓生態環境更美好,只要你願意選擇,就如同宋秉明常分享:「你只要吃一碗飯,這碗飯是友善農業,就有兩隻青蛙可以活下來,水就會乾淨,乾淨的水最後到海裡,不會污染海洋,也不會影響漁獲,整個大地就是一個循環。」只要從日常生活做起,在消費時做選擇,走對路,絕對是個良善的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