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田復興達人蔡炅樵:「曬鹽的哲學:水、地、風、光、人曬鹽。」

達人故事
鹽田復興達人蔡炅樵:「曬鹽的哲學:水、地、風、光、人曬鹽。」

「曬鹽的哲學:水、地、風、光、人曬鹽。」-鹽田復興達人蔡炅樵

台灣鹽場關閉,結束三百多年的「白金歲月」

嘉義縣布袋鎮一帶,曾經走過一段曬鹽的「白金歲月」,在台灣鹽業最風光的年代裡,鹽是主要外銷至國外的產品之一。然而,台灣隨著民國60年代經濟起飛、民國91年加入WTO(世界貿易組織),台灣鹽遠遠敵不過進口的鹽,關閉了所有的鹽場,在台灣走過三百多年的鹽業走入歷史。

童年在嘉義布袋渡過的布袋嘴文化協會總幹事──蔡炅樵,兒時記憶中身旁的親友的職業都是與鹽業息息相關的,不甘於回到故鄉後看著鹽田關閉,於是他以家鄉嘉義布袋鎮的洲南鹽場為基地,起身成為鹽田復曬的推動者。

復興記憶中鹽田風光,成為文化推動者

蔡炅樵對於鹽田的兒時記憶是很鮮明的,而這份鮮明更是驅使他成為日後的動力。小時候身邊親友的工作居多與鹽業的關係密不可分,二伯父是開鹽田機關車的,而伯母是鹽場女工,蔡炅樵笑說:「小時候我常常坐著伯父開的機關車上學。」

蔡炅樵大學從大傳系畢業後,開始擔任記者工作,有六年半的時間回到嘉義跑地方新聞,曾經遠赴他鄉求學又再次回到故鄉的他,也因為紀錄地方新聞的關係,重新認識自己小時候生長的地方。因為兒時的鹽田記憶,讓他更深刻感受到鹽田廢曬的遺憾,加上接觸到社區總體營造,以及文建會的產業文化再生計畫,於是從一位地方文史工作者,轉變為文化的推動者。那段期間,蔡炅樵唸完文化資產維護研究所、成立工作室、將工作室轉型為布袋嘴文化協會,他以一位文化復興推動者的身分,帶領著協會的夥伴與老鹽工,一步步將記憶中的鹽田景象重建於眼前。

復曬之路充滿挑戰,但從未想過放棄

復興鹽田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由於鹽場已經廢曬六、七年,土壤結構都已經改變、淡化了,土地太淡就無法蓄住海水,鹽當然也曬不出來,只好轉向台鹽買了三百噸的鹽撒在鹽田裡醃土地。花了三年的時間整頓,直到2008年才終於成功曬出鹽。既然已經曬出鹽了,蔡炅樵就開始思考,下一步該怎麼走?於是從2011年起,他帶領布袋嘴文化協會舉辦活動以推廣洲南鹽場的曬鹽產業。

起初布袋嘴文化協會的鹽田復興推手只有蔡炅樵與一位秘書,他說:「一開始我是有正職的工作,推動這件事情就是兼做志工。」後來他認為,既然要把文化當成事業,就必須要有收入去滿足營運,因此開發鹽的各項產品,如今協會的同仁已經有十個人。

一路走來,蔡炅樵從沒想過要放棄,而他的曬鹽哲學就是「水地風光人曬鹽」,引進「海水」到「土地」上流動,在「海風」吹拂下,以「陽光」曬鹽,除了四大自然要素之外,而最重要的是人必須勤奮地工作。回想起推動的前幾年,他說:「以前聽老鹽工說:『水、地、風、光』,直到第二、三年,實際下到鹽田,赤腳踏在土地上,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水、地、風、光』,那種感動必須用身體去感受,是無法用文字去描述的。」

面對新挑戰,要抱持如何讓自己更好的態度

走進洲南鹽場,很難想像這裡曾經因鹽田廢曬多年使得土地呈現龜裂的景象,如今鹽田面積有二十公頃,時而可見鹽工忙碌工作的身影。

走過幾年鹽田復曬之路的困境,現在仍有新的挑戰接踵而來,蔡炅樵說:「今年遇到最大的挑戰,是現在除了曬鹽,更要曬好鹽、有特色的鹽,還必須花更多時間去思考如何行銷、加工廠優化、生產流程要更有效率等等。」對蔡炅樵而言,現階段就是要如何顯出特色,這也是他一直以來抱持著如何讓自己更好的態度。

對於未來的期許,蔡炅樵說:「以前協會是NGO(非政府組織),後來是NPO(非營利組織),然後開始有營收,接下來就是成為社會企業,創造農漁都能夠獲利,然後就有更多的經費去做更有意義的事。」

蔡炅樵以洲南鹽場為基地開始推動鹽田復興,他想讓大家知道這也可以是有未來性的,並且期望以洲南鹽場復興成功的例子,去帶動其他地區的鹽場,進而影響台灣的鹽業復興。他在故鄉的土地上站穩腳步,走過低潮,經過風吹日曬,如今形成閃閃發亮的結晶,更要將這份能量推動到每一個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