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專欄

Off

水梨達人鄧文雄:「解纜出海,看到海天壯闊!」

「解纜出海,看到海天壯闊!」-水梨達人鄧文雄 重新定位產品,好包裝找到「心」價值 瑞豐梨園坐落在苗栗頭份面海的山坡上,特殊的地理環境使得果樹整年受到海風吹拂,其中大量的微量元素、礦物質與抗氧化成分,滋養出水梨獨特的風味,切開後也不像一般水梨容易氧化褐變。果園主人,同時也是頭份瑞豐梨產銷班班長鄧文雄說,一般農產品生產出的是「商品」,將其包裝起來就成為「禮品」,若賦予生命之後,農產品甚至可以是藝術品。為了讓苗栗高品質的水梨走出自己的一片天,鄧文雄用創新的銷售方式,在包裝上花了很多心力,提升產品的附加價值,成功的開拓出水梨的「禮品」市場。
MORE
Off

自然農法達人羅文祥:「認識自己擇其所愛,堅持不懈才有希望。」

「認識自己擇其所愛,堅持不懈才有希望。」-自然農法達人羅文祥 累積經驗,就是成功的資本 羅文祥對園藝的喜愛啓蒙於國小時期。有一次姊姊帶了一把菊花回來,他隨手拿到後院去種,沒想到居然被他種活,甚至一年後還再度開花,這樣的驚喜引發他對園藝的興趣,開始翻閱各種園藝書籍,研究各類植物的種植方式。 原本成績很好的他升上高中後,因為投入了多姿多彩的社團生活,沒有專心在課業上,因此沒有應屆考取大學。在準備重考的一年中,他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方向,決定以園藝系為目標,考上文化大學園藝系。由於他認為高中時社團經驗已經十分豐富,也已經知道自己未來想要的是什麼,於是大學時期就全心專注在園藝本科。另外,...
MORE
Off

生態養殖達人邱經堯:「養自己,先養人、魚、水、土、環境。」

「養自己,先養人、魚、水、土、環境。」-生態養殖達人邱經堯 嘉義布袋鎮南側經由八掌溪多次潰堤沖積將倒風內海墊高而成,地勢低窪的形成水池,這裏是台灣最早的養殖魚池。 在駕車開前往邱經堯的養殖池路上,沿路的魚池有些光光禿禿的一點草都沒有,但邱經堯的生態魚塭在不使用除草劑的堅持之下,魚池綠意盎然,岸上有多種鳥類棲息,養殖區域呈現生氣蓬勃的生物相。 從小在魚塭中長大的邱經堯,求學時期離開了家鄉,因為對社區營造工作有興趣,社會工作系畢業後他進到社區管理公司,協助新落成的大樓建立管理系統,與社區居民們一起制定社區規約,維護社區營造。由於成效卓著,短期內就晉升到公司的管理幹部。 然而,...
MORE
Off

網路社企達人馬玉如:建構網路平台把愛傳出去

一個善念的起心,緣於一個貓籠 馬玉如大學念的是台大中文系,她自道不是一個愛唸書的學生,也不是因為熱愛中文才進中文系,大學時大多在家睡覺,沒轉系是因為懶得轉系,想快點畢業出去賺錢。馬玉如個頭不高,不到一百六十公分,卻是運動健將,熱愛打籃球,創業伙伴當中還有她一起鬥牛的球友。 「Give543贈物網」的成立,緣起於一個貓籠。因為網友送給馬玉如一個高價貓籠,讓她萌生架設一個贈物網站的想法:別人會把高價貓籠送給她,那麼一定有不少人想把自己用不著的東西送給別人。 馬玉如上網搜尋,卻發現沒有這樣的平台,「那就不如自己做一個吧。」她把想法跟球友林慧洵、高中同學林巧雯分享。...
MORE
Off

昆蟲教學達人吳沁婕:超級生物課的過動昆蟲老師

吳沁婕長得帥氣,常被誤認為男生,有著與眾不同的職業生涯選擇。她以個人工作室的方式巡迴各地上課與演講,分享昆蟲為主的生物課程,以及她到二十歲才發現自己罹患注意力缺失症的勵志傳奇,既是小小孩崇拜的「昆蟲擾西」,也感動眾多成年聽眾,從幼兒、小學生、青少年、大學生到阿嬤都成為她的死忠粉絲。然而,看似率性的工作背後,卻是從小橫衝直撞、高中差點被退學、台大讀了六年才畢業的笑中帶淚、永不放棄的過動人生。 面臨高中生升級考驗的重大挫折 樂天的吳沁婕認為,自己算是蠻幸運的,或許因為父母勤於跟學校溝通,家上課業成績還不錯,儘管老師對她觀感兩極化,比較高壓式教育的師長或許討厭她「不受教」,...
MORE
Off

創意甜點達人向謹君:從手中掬一抹幸福的甜點微笑

甜點,一道完美的微笑Ending 做甜點這功夫磨了二十多年,六十七年次的向謹君擁有一半原住民血統,國二那年父親因病過世後,原住民的母親獨力扶養家中五個小孩。為了減輕家中經濟負擔,向謹君高一便半工半讀幫忙家計。第一份工作是在七星潭附近的複合式餐廳「原野牧場」。 「什麼都學,什麼都做。從帶位、倒水、點餐、進廚房烹飪、送餐、結帳都要做。」向謹君說,餐廳位置偏僻,工讀生不好找,她一個人當三個用,以致常常有客人問:「怎麼都是妳?」但也因此,學到許多要領,年紀輕輕的她,當時不會覺得工作量大,反而不習慣閒下來。 向謹君解釋,上甜點之前,廚房是一連串忙碌的過程,直到出最後一道甜點,她看到客人微笑了...
MORE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