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防護達人林晉民:站在場邊默默守護的最強後盾

達人故事
運動防護達人林晉民:站在場邊默默守護的最強後盾



站在球場的方法不只一種

林晉民從小就是個棒球迷,兩歲時就常常被父親帶去看職棒比賽,國小更是就讀知名的棒球學校。對棒球懷有熱忱的他,一直夢想著有朝一日能夠成為職業選手,「不過那時候因為體型不適合,所以徵選沒上,爸爸鼓勵我接觸更多運動。」林晉民回憶起國小生活,每天中午看著棒球隊的同學提前離開教室,走向操場練球,自己卻只能留在座位繼續上課,心中既羨慕又不甘。

雖然打消了進入棒球隊的念頭,但熱愛運動的林晉民,仍然每天到球場報到,沒想到接踵而來的,是一次次的運動傷害,其中最令他難以忍受的不是疼痛,而是被迫休息,「我每天都想打球,怎麼可能休息!」因為想要趕緊重返球場,林晉民開始跑圖書館找資料,「那時候運動保健、運動防護的觀念還不盛行,整個圖書館只找到一本相關的書。」即便如此,他仍努力翻閱、自學,只為了找到能夠幫助自己早日回到球場的方法。

慢慢地,這份想快點回到球場的渴望,也轉化成對他人的關照。國中時的林晉民,已經會拎著一個小藥箱,主動幫隊友冰敷、貼藥膏,「當時的想法很單純,就只是想趕快讓其他人回到球場上。」這一個「從球員轉為照顧者」的念頭,就在此刻萌芽。

從球迷到職業選手背後的守護者

恰巧高一那年,林晉民在國立體育大學舉辦的研習營中,聽見「運動保健學系」的招生說明,「我當下知道,就是這個了!」憑藉著對運動的熱愛,他早早立下志向,最終順利考取心中的目標科系。

大學畢業後,林晉民先是到了明道大學籃球隊協助防護工作,累積實務經驗,一步步打下基礎。沒想到,這時候迎來了職涯中重要的轉捩點 ── 他被自己的偶像、統一獅隊的高國慶,邀請成為他的專屬運動防護員。「當時真的超開心的!而且我也正好是統一獅迷!」就這樣,這位曾經的小小球迷,成為了中華職棒首位個人專屬防護員。

隔年,他更被邀請至 Lamigo 桃猿隊(現樂天桃猿)擔任專職防護員,隨隊參與春訓與比賽。他服務過無數的選手,包含古林睿煬、馬傑森、劉基鴻、曾峻岳等人,也曾協助一位因肩傷而抬不起手的投手上場。「如果要完全沒有受傷和不舒服才能比賽,那大概沒有人可以上場了。」林晉民坦言,其實每位選手,都是在多少帶點不舒服的狀況比賽的,因此,要如何在這樣的狀態下,協助選手穩定發揮、不要再度受傷,正是防護員專業與判斷力的一大考驗。

不只照顧球星,也想照顧大眾

在職業球隊工作的那幾年,林晉民笑稱自己「就像在軍隊一樣」,天天都比球員更早到場、更晚離開,甚至休假期間,也要時刻關注球員的身體狀態。考量防護員的工時過長,他做了一個重大決定 ── 離開球團,自己出來創業。「一方面是為了照顧家庭,另一方面是想讓大眾更了解運動防護。」於是,林晉民在 2018 年正式成立「魔技運動」。

「魔技運動」以運動健康為主軸,結合運動防護、健康適能與體能訓練,服務對象從球員擴展到運動愛好者與一般民眾,「我們想要提供一個除了醫院與傳統國術館之外的選擇。」從貼紮、訓練到運動按摩,讓更多人能夠獲得專業協助,也讓運動防護的角色可以從場邊走進日常。

陪選手走過傷痛,也把經驗帶給學生

走入運動防護產業多年,林晉民分享:「我認為最困難的不是處理球員的傷勢,而是與教練之間的溝通,我們希望選手能夠按部就班復健,但教練可能希望選手趕快回到球場比賽,這時候就會出現拉鋸。」所幸,這些年來整體運動環境正在慢慢改變,越來越多教練開始意識到運動防護的重要性。「以前我們建議選手要休息,教練會覺得你是來搶人;現在反而會主動問我們,選手可以練到什麼程度。」

2024 年,台灣在世界棒球 12 強賽中奪冠,也讓更多人開始注意到場邊那群默默守護的身影,「運動防護員被看見,我真的很開心,因為這表示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離開球隊後,除了創業,林晉民也投身教育,將推廣工作帶進校園與社區,成為運動防護講師與實務老師。「這一行真的很辛苦,但我很喜歡,所以不覺得累!」從現場急救到教育推廣,從選手照護到制度建立,林晉民相信,真正的防護工作,是讓整個運動環境都更安全、更健康,也更長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