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95 植物纖維再造達人黃千鐘 x 台中大里高中

職場體驗
No.95 植物纖維再造達人黃千鐘 x 台中大里高中

現今社會環保意識抬頭,每個人都在為了地球,盡自己一份小力量,不論是自備餐具或是攜帶環保杯袋,不使用塑膠吸管也漸漸成為一個趨勢,越來越多店家不再主動提供一次性塑膠吸管,但是,當大家都在使用玻璃吸管、不鏽鋼吸管的同時,你有聽過甘蔗吸管嗎?

這次我們來到位於南投的「經濟部中臺灣創新園區」,帶著台中大里高中的同學從綠建築開始,到了解甘蔗吸管的製程,一步步了解循環經濟到底是什麼。

植物纖維再造達人-黃千鐘對於化學十分有興趣,碩士論文便以「農業廢棄物再利用」為題,擅長研究環保材質,致力於解決環境問題,他利用所學研發甘蔗吸管,期望喚起大眾對環境議題的重視,除了賦予農業廢棄物新價值之外,他也希望這個社會能夠達到「共好」,因此,他們並沒有自己的吸管工廠,一條龍已經不是他們所追求,「將產業所需要的工作外包出去,進而創造更多就業機會,這就是共享經濟。」他笑著說。

這一次活動場地非常特別,經濟部中臺灣創新園區可是全台灣第一個同時通過鑽石級綠建築、鑽石級智慧建築雙標章之綜合型研發大樓,因此建築的每個角落,都有的循環經濟的小巧思,首先,我們先帶著學生來到玻璃溫室,這裡主要是做植物曝曬的空間,除了甘蔗渣之外,還有香茅草、檜木渣、竹渣,在一個小小的空間,卻為農業廢棄物塑造更多可能性,接著沿著樓梯走上綠屋頂,一片一片的太陽能板,就如同藝術品一般,這也讓同學紛紛拿起相機,留下這難得的一次回憶。

在同學有著初步了解之後,我們讓學生實際化身研究人員,從一杯水,看出紙吸管與甘蔗吸管的差異,短短的時間,紙吸管便會軟掉而無法使用,不只用水能夠實驗,還用火燒,學生們大膽的燒起吸管,特別的是,甘蔗吸管燃燒的時候,不但沒有臭味,竟然還飄出淡淡焦糖味。

最後親自觸摸由竹渣、葡萄渣、稻殼、茶葉渣、咖啡渣所製作的吸管,不僅如此,還有茶葉渣做成的湯匙等餐具,滿滿的商品讓同學又驚又喜,光是在檯面上看到玲瑯滿目的商品甚至不是全部,現在的技術竟然還能做成課桌椅,讓循環經濟的概念從小扎根,落實在日常生活中,到了這邊大家才知道,原來農業廢棄物的再利用是這個模樣。

「希望今天種下環保的這顆種子,未來能繼續發光發熱。」這是在活動的最後,黃千鐘送給同學的一句話,期望在這個網路發達的世代,關心你周遭的事物,為世界盡一份心力。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