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15 景框之外的虛與實-台灣紀錄片的發展歷程

超越講堂
Lesson.15 景框之外的虛與實-台灣紀錄片的發展歷程

「超越講堂15」邀請的是《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2012,遠流)作者林木材與同時為本書寫序的資深影評人、金馬獎執行長聞天祥老師來到我們講堂一起談談台灣紀錄片。

《景框之外-台灣紀錄片群像》是紀錄片工會《愛恨情愁紀錄片》(2009)的接續之作,一共訪問顏蘭權與莊益增、黃信堯、陳亮丰、曾文珍、李惠仁六位紀錄片導演。林木材首先分享他的寫作心得,他表示,紀錄片一開始並不在他的人生規劃當中,其實大學時他念的是企管系,在偶然的機遇下,他看到了吳乙峰導演紀錄白化症病患的影片《月亮的小孩》,心裡十分衝擊,從此便一頭栽進紀錄片圈,並從南藝大音像管理所畢業取得碩士學位。

那麼,有這麼多的紀錄片導演,為何要挑選這六位導演進行訪問呢?木材認為,攤開這些導演的生命歷程,他發現導演們有驚人的相似性,一來這些導演都出生在1970年代前後,二來他們皆經歷過台灣解嚴後的民主化浪潮,感受過90年代的眾聲喧嘩。他希望透過這些導演們的生命歷程,勾勒出台灣的歷史;另外一個目的是希望讀者可以參照這些導演拍攝紀錄片的歷程,理解接觸這個行業的各種不同途徑,讓對紀錄片有興趣的新手有更好的準備。當然,這所有努力的背後,參照日本山形紀錄片影展,也是為了建立一套屬於我們自己探討台灣紀錄片的方式。

本次活動非常榮幸邀請到聞老師,聞老師表示,講堂主持人董事長蘇貞昌是第一個願意傾聽他講電影的政治家,這件事讓他既驚訝又感動;當然,也是因為為木材的新書寫序,才使得這場演講得以成行。他認為林木材很坦然的把紀錄片導演們的各個面向寫出來,雖然有人會抨擊這種書寫方式過於「主觀」,然而,聞老師認為「雖然有人會質疑主觀詮釋別人的作品或人生是有問題的,但紀錄片本身不就是這樣嗎?那為何書寫紀錄片就不行呢?」這是聞老師對於作品客觀與主觀詮釋之爭的反詰,也點醒了現場的許多人。另外,聞老師也認為,這些70年代前後出身的紀錄片導演幾乎都曾被威權體制懲罰,讓同是70年代出身的他感同身受,由於念建中時曾經被不合理的處罰,因此他始終認為「成人是需要反省的」。

主持人董事長蘇貞昌則認為,紀錄片「其實不只畫面、影像,它更具有改變社會的力量」。說明紀錄片富含社會批判力道。此外,他對於聞老師願意為木材新書寫序同時到場力挺之提攜後進心意感到無限敬佩,他表示「全世界唯獨父母與師長不會忌妒自己的孩子與學生」,這句話讓人印象相當深刻。

林木材對於紀錄片的執著與心路歷程的真誠分享,加上聞老師的大師風範與面對觀眾的侃侃而談,都讓本次活動留下深刻與美好的記憶,也讓我們對台灣電影放至在整個華人社會脈絡有了更深層的理解。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