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sson.13 中國議題X超越對話

超越講堂
Lesson.13 中國議題X超越對話

 

  「超越講堂」十月初討論的是傅高義(Ezra F. Vogel)《鄧小平改變中國》(2012,天下文化)。本書的主要閱讀主體為西方讀者,儘管在中文世界裡已經出版許多關於鄧小平的書籍。不過我們仍可透過西方人觀點中的鄧小平,跳脫框架思索兩岸關係。

  這一次,我們很榮幸邀請到評論家江春男(司馬文武)老師蒞臨會場討論。江春男老師認為,現在的中國就像是一輛拼裝的大貨車,而薄熙來事件一爆發,這輛大貨車就像是頓時拋錨了,暗指現在的中國表面光鮮亮麗,內部卻險象環生。這種反差來自於中國內部治理出了問題:經濟發展與政治制度改革沒有雙軌進行。《鄧小平改變中國》正顯示了鄧小平1970年代中期掌權後,只願意改革經濟,卻不願意面對政治制度問題;此外,他表面上雖沒有重要政治頭銜,卻可以在幕後影響整個中國走向,正顯示中國人治凌駕於法治之上。不過,他也提到,雖然黨國體制問題叢叢,卻同時感覺到新一代的年輕記者都非常具有批判性,彷彿看到二十年前的自己,他認為中國新聞界的發展值得我們注意,例如有許多陸生來台紛紛選擇進入新聞系,便反映了部分趨勢。

  超越基金會董事長蘇貞昌則認為,書中鄧小平的角色暴露了中國體制只有權術、人治,但沒有制度化,卻乏體制運作時所需要的價值與原則。人治雖然效率高,但風險也高,民主法治的決策過程雖漫長,但是經過民主審議的程序仍是較有保障的,我們不能只看快速發展經濟的中國,也要看到社會內部的中國。雖然中國市場龐大非常吸引人,但我們仍應以審慎的態度去面對。另外,我們應該繼續保持信心,因為台灣與中國最不一樣的地方是,我們國家是建立在「人人平等、互相信任」的價值之上,台灣應該與價值相近的國家、組織團體走在一起。

  蘇貞昌與江春男皆認為,本書缺乏對鄧小平角色的批判,只看見鄧小平的經濟改革,卻沒看到鄧忽視政治體制改革這一事實;當全世界對於中國崛起充滿好奇時,中國社會內部與政治體制改革仍是我們應加以思考的。

活動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