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鑼達人林烈旗:用鐵打的堅持,成就不「銅」凡響
在宜蘭一處熱鬧的大馬路旁,一家招牌斑駁,不起眼的家庭式鐵工廠,乍看之下無法和有著優美音色、享譽國際,讓音樂家、北管樂團、廟宇爭相指定訂做的鑼產生連結,但豎耳一聽,裡面傳來陣陣鑼聲,「林午鐵工廠」正是這一面面手工打造銅鑼的誕生地。
日治時期,林午老先生創立林午鐵工廠,板金、鐵架、鐵皮屋、欄杆等鐵製品,都是鐵工廠生產製作的項目,燒焊、修補的手藝更是頗負盛名,而傳承到林烈旗手中,至今超過七十年。
爸爸用鐵打的堅持,養成林烈旗打鐵的技術
擺滿著鋼、銅原料、工具雜物的鐵工廠,是林烈旗小時候的遊樂場,家中的兄弟也都喜歡在鐵工廠裡嬉戲,父親林午常會要求兄弟們來幫忙敲敲打打,日子久了,在耳濡目染之下,對於製鐵工法也略知一二。
林烈旗在國中畢業之後,正式進入鐵工廠跟著父親學習技藝,回憶起父親,他說:「我爸爸有著老師傅的堅持與性格,手中總是拿著一根『指揮棒』,指著要你敲打的地方,不能有絲毫偏差。」如果有一次偏差,會及時提醒;第二次偏差,便會厲聲警告;第三次偏差,父親手中的『指揮棒』就會毫無偏差的敲在林烈旗的頭上。那時候,林午鐵工廠業務最繁重時,同時會有 20 幾個師傅,儘管父親並沒有強制家中的孩子,未來一定要做這一行,但因為從小跟著父親,做著做著,也就這樣做出了興趣,加上哥哥們都各自成家,在外開設自己的鐵工廠,最後留下的林烈旗,自然而然就扛起父親留下的招牌,不僅如此,也承接了父親做事的認真態度。
用專業好技法與銅鑼結下不解之緣
以前的人都說宜蘭是「北管巢」,因為早期有很多北管樂團,因此對於銅鑼的需求很大,最多的時候,宜蘭有五、六家鐵工廠都會製作銅鑼,「我父親的燒焊技術滿有名的,曾經有一個壞掉的銅鑼,在經過燒焊後竟然沒了聲音,父親就改用鈑金的工法修復銅鑼,不只讓外觀復原,連鑼聲也變得比原先響亮。」就這樣,林午鐵工廠製作銅鑼的名聲慢慢傳開,也就此與銅鑼結下不解之緣,而這手好工夫也被林烈旗傳承了下來。
為了精進製作品質跟技術,父子兩人可以說是絞盡腦汁,到處研究材料、收購鐵材、銅材,從剛開始用美國進口的廢鐵、廢油箱,再來用日本的銅板,到現在用台灣自製的銅料。銅鑼這個樂器,經常用於廟宇節慶,活動進行時往往同時會有五、六個陣頭拚場,鑼聲便有著「壓場」的重要功能,「只要我們家做的鑼聲一響,大家的目光立刻就被吸引過來。」林烈旗說,拚輸的陣頭甚至氣到把自己的鑼打破,也要跟林午鐵工廠訂製一面。
歷經產業萎縮,為銅鑼找出一條新道路
但是好景不常,80 年代後、時代變遷,北管樂團、廟宇活動減少,銅鑼的需求也逐漸降低,歷經一陣產業寒冬期後,一個翻轉的機會出現了,朱宗慶樂團找上門,要求訂製七音鑼。「傳統的鑼,音色是五階,要做到可以符合樂譜的七音,可能嗎?」一開始,林烈旗有點不解,「但是我就轉個念頭,不試試看怎麼知道結果?」於是,在兩個擅長樂器的哥哥協助下,他們用吉他、口風琴定音、調音,再憑藉著父親傳下來的技術與毅力,真的讓他們完成了這個不可能的任務,甚至開發出超過二十個音階的鑼。
不過,林烈旗不因此滿足於眼前的造鑼技術,後來更突破材料的限制,為西螺朝興宮做出直徑 242 公分、重量280公斤的巨大銅鑼,成為金氏世界紀錄,製造最大手工銅鑼的紀錄保持人。不只如此,林烈旗讓鑼不再只是樂器,而是賦予藝術品的價值,他所研發的銅鑼,甚至代表台灣到米蘭參展,不斷的突破,讓林烈旗獲得了和父親林午一樣的國家薪傳獎,而現在的林午鐵工廠,更是在兒子林浩賢的加入之下,注入年輕人的創意,發展出手作體驗的課程,讓傳統的鐵工廠變成熱門深度旅遊的一站。
兒子接力傳承,讓鑼聲傳遍世界各地
林烈旗說:「人生就像打造一面銅鑼一樣,把一面銅鑼做好,打底很重要。」在銅鑼的製程上,光是要打底打出一個弧度,就不知道要打幾百下,儘管是同樣的材料,打太多、打太少,都會導致做出來的聲音不宏亮,「挫折、想放棄是一定會有的。」每當有這些念頭出現時,林烈旗就會稍作休息、明天再做,「一天做不好,就做個七、八天,重點是要用心堅持、按部就班,才能把鑼做到最好。」
林午鐵工廠的每一面鑼,都是打過好幾百下之後的用心製作,每個作品都是林烈旗與兒子的代表作,帶著這樣心情製作出的鑼,其悠揚的音色超越了傳統的束縛與國界的限制,讓許多國外的音樂人慕名而來,也讓林午鐵工廠的鑼在印度、不丹、尼泊爾、西藏、歐洲、中國等地都能看見身影、聽到鑼聲。對林烈旗來說,綿長的鑼聲若能一代傳承一代,就是他感到最有成就感的事。